2.5%,也会成为很多人的白月光!/ 技巧中心

2.5%,也会成为很多人的白月光!

by 太平洋在线登录官网网址 on 2025-08-06 16:29

太平洋企业在线邮局登录■■■■■最近,预定利率要从2.5%下调至2.0%了。

■■■■■很多之前关注我们的老朋友,看到预定利下调这件大事,也会来问我们一些产品的信息。

■■■■■有些朋友就会有疑惑。

■■■■■对于之前买过3.5%、3.0%的,疑惑是更早的4.025%年金险,还有必要选择现在的2.5%嘛?

■■■■■作为一个拥有多张作为一个拥有多张保单的投保人,今天和大家分享下我的感受,我为啥会继续选择2.5%的储蓄险。

现在回看的4.025%年金和3.5%增额,在当时并没有那么神话。

现在我们的银行存款是1.3%左右,如果告诉我们,有一个同样安全,五年可回本,且长期锁定3%以上复利的金融工具,得有多奢侈。

这是因为,我们感受到了,利率下行的寒气,而且明确意识到到,低利率下,安稳锁定高利率的有多么香。

但实际上,我们回到几年前,当时人们却并不会这么珍惜,这样的顶流产品。

因为在当时,资管新规还没有出来银行理财的保本属性;还有房地产没有那么的低迷,以地产为主要资产很多理财产品也没有出现暴雷的情况。

直到2022年底,3.5%的增额还没有成为版本之子;

再往前,2019年的时候,4.025的年金的声量,可能更弱一些了。

当时更多人的观点是,这3点多的收益,完全不够看,随随便便理理财,就能达到5%以上。

这个比较的人,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赚到这个收益。

而现实是五年以后,所以在当初买上同期储蓄险的人,都会感谢当初自己的决定。

唯一的后悔是,后悔自己当初买少了。

以一款3.5%的增额为例。

如果在2022年一次拿出100万,买这款产品。

那么10年后,这笔钱可以变为140万左右,复利IRR是3.41%;

第21年,现价可增值为204万;第40年可增值为392万。

现在我们可能惊呼于,这样的收益,在目前的环境,简直是一个神仙级别的保单。

当时的错过的朋友,为什么就没有选择这样的保单呢?

那是因为,多数人其实并没有发现,长期锁定利率的优势。

以及没有意识到,利率下行是这么迅速。

几年前,我们买存款、国债,也未必买不到3%以上收益。

企业邮局5858是高出0.5%,但很多人不愿意去牺牲灵活性,去选择一个长期锁定利率的方式。

即便,是处于利率下行的环境。所买的储蓄险,是我们多年后,无论如何也无法再买到的神仙产品。

所以多年前的错过,让很多人的无比后悔。

根源是,最开始,多数人就没有发现他的好。

而作为企业邮局5858博主,我庆幸的是,在当时的阶段,和大家科普了这类产品的稀缺性,让很多人买上了4.025%年金、3.5%增额,以及后面的3.0%储蓄险。

我觉得我尽到了提醒的责任。?

那这一次的2.5%,我们又该怎么看待呢??

3.5%vs2.5%并不是比较对象。

很多朋友的纠结,源于一个简单的对比:用3.5%去对比2.5%。

这是一种人之常情,但恕我直言,这种比较,忽略了根本问题,控制变量。

就好像多年前,存款是3%,我们选择去存;

多年后,存款变成1.5%了,我们就完全淘汰定期存款了?

实际上依旧有大把的人继续把钱存进银行,买定期存款。大家存定存的意愿没那么强烈,但不改存款的价值。

所以,把多年前的3.5%,拿来和2.5%对比,最大的变量就是没有考虑到,我们现在经济环境,发生的重大变化。

其实每次在利率下调的时候,我都会和大家讲,这是一种认知的重塑。

利率下行的趋势,是持续、缓慢,以及无可阻挡的。

过去,我们习惯了把钱放在银行,就能获得不错的利息;

我们习惯了买理财,就等于“稳赚不赔”。这种“无风险高收益”的幻觉,麻痹了我们太久。

而现在,幻觉正在消失。一个个血淋淋的数据摆在面前——利率利率一降再降,银行的存款利率接连下跌;理财产品净值化,波动甚至亏损都成了常态。

这不是“谁不好”的问题,而是游戏规则变了。

我们必须习惯,无风险利率变成1%,以及更低的事实。而且也必须接受,后续存银行可能没有收益的可能性。

无论是存款,国债,甚至是后续的企业邮局5858,所有无风险利率,都会继续往下走,没人能独善其身。

过去的高收益,就是奢侈,本就是不会长期存在的存在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们需要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:在今天,我如果有一笔钱,想要追求一份绝对安全、收益稳定、且能持续终身的现金流,我能把它放在哪里?

银行定存? 利率已经进入“1时代”,且无法锁定终身。

现在存银行定存,面临最大的难题是,若到期后,这笔钱我们不用,该继续存在哪?

国债? 去年发行的30年期超长期国债,还能达到2.5%左右的利率;但今年,超长期国债不过是1.88%,直接降了70个基点。

这意味着,在官方看来,近30年的无风险利率参考,不过就是这个水平。而且根据这个趋势来看,未来下调的概率是极大的。

理财?股票?基金? 这些是资产的“进攻端”,用来博取收益,但它们无法承担“防守”的重任。把养老的钱放在这里,我心里不会安心。

一圈看下来,我们会清晰地发现:在“安全稳健”这个赛道里,预定利率2.5%(未来就是2.0%)的储蓄险,已经是我能抓住的,最优的选择之一了。

我选择它,不是因为它能让我赚多少钱,而是因为它能让我锚定当下的利率水平,对抗未来几十年利率持续下行的风险。

我买的不是“收益率”,而是一个能够确定,能锁定可观无风险利率的功能。这个不因时间推移而波动的功能,才是我们选择企业邮局5858作为长期储蓄工具的根本。

储蓄险从来不是全部。

虽然我是一个企业邮局5858博主,但我也不认为,储蓄险可以解决所有问题。

比如我当初买的3.5%、3.0%的储蓄险。他们确实可以锁定较高的利率,但我也不觉得,只靠他们,就能满足我们的资产配置需求了。

我一直和大家强调的是,想要实现家庭资产配置理想目标,要做好分散配置,设置好一个合理的占比。

比如,哪些资产是底层资产;哪些是帮助自己赚更多钱的;哪些是用于争取更高收益,就像是一个资产的金字塔。

最底层,肯定是绝对安全,不容有失。这笔钱帮助我们守住大后方。

主要靠以下几个工具,健康险用于解决意外、疾病风险;

定存、国债,储蓄险来帮助守住我们的不容有失的财富。

比如说,1-3年内的生活储备金,应急金,考虑买定期存款;

自己的养老金,孩子教育金,这类就需要依靠增额终身寿和养老金来完成。

中间层,属于稳健增值的工具。这部分钱,也最好选择,稳健增值的方式。

比如,我们现在考虑的分红险,能给到一个保底的收益,若保司投资好,还能实现较为理想的分红。

当然,如果你能接受本金的亏损,也可以选择一些底层资产是货币基金、债券基金这类的银行理财;或者是直接买债券基金。

只是要接受他们存在波动性,实在厌恶风险,那还是优先考虑保本类型的工具。

金字塔尖的工具,是高风险、高收益的方式。

这部分钱就是帮我们实现钱生钱,拉高整体投资收益的,比如基金、黄金,股票这些。我对这部分就不过多建议,大家量力而行。

我想表达的是,我们选哪个工具,是要认清它的定位。而且要根据经济情况来合理改变自己资产投入的占比。

对于安全类资产,无论它利率降至多少,我们都要去配置。

更何况,我们对比下来,2.5%的储蓄险,就是要比存款、国债更有优势。

只要不是三年内,我们明确用到的钱,那我们就可以考虑去选择5年既能用到的快返年金;

若不满足于固定类增额/快返年金的预期收益,就选择优质公司开发的分红险,预期收益会更高。

所以总体来说,我们不会因为利率变化,就放弃对底层资产的搭建。

反而,要依据经济情况,侧重于配置稳定的工具。

在这样的前提下,2.5%的储蓄险就是当下最好的选择,毫无疑问。

我们永远回不到过去

手握3.0%、3.5%,亦或是4.025%的保单,我很幸运,那是时代给我的红利。但人不能永远活在过去。

后视镜里的风景再美,也决定不了前方的路。

我们真正要关注的,是面前的风景,我未来几年,甚至是十几年的前路。

我选择的2.5%,纵然无法和过去的储蓄险相比。

但我们比较的对象,是现在的定存、国债,是未来利率更低的环境。

并且我坚信,多年前,如果选择3.5%、3.0%,如果这两年手头有闲钱,也会依旧像我这样大概率选择2.5%。

同样,当初错过3.0%、3.5%储蓄险的,现在看不上2.5%的,依旧可能会错过2.5%,多年后为这个选择而遗憾。

这就是人性,永远不会满足。?

但能够克制人性,选择一个求稳的路线,在明确利率下滑的情况下,去选择锁定更高利率的工具,则是一种认清趋势的明智之选。

当然,每个家庭的资产状况、风险偏好、人生阶段都截然不同。我的思考,也只是我个人的一面之词,一种可供探讨的视角。

如果说,你是关注我们多年的老朋友,应该能感受到我这个表达的诚意和真诚。因为这就是一直以来,我们对于趋势、对于产品的观点。

而且,我和大家推荐的产品,也是真的会去买的。

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或者想了解具体的企业邮局5858问题,预约>>>企业邮局5858咨询顾问,为你1v1咨询~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